uISO 9001-產品品質管理系統
企業需邁向卓越經營之路,品質管理系統的建構的企業腳步走的更快更穩的很重要的關鍵。當ISO 9001國際標準風行全球,國內大中小企業都紛紛導入的同時,新版標準將為企業帶來諸多活力與好處:
1.品質獲得國際認同,有利產品外銷。
2.全面提昇產品品質與顧客滿意度。
3.提升產品良率與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
4.建立良好設計與開發管理制度,提升新產品開發技能,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增加「知識經濟時代」競爭力。
5.建立客戶滿意度管理制度,了解客戶對公司產品及服務滿意程度,及時改進缺失,化解客戶抱怨發生,提高客戶滿意度。
6.對品質管理過程實施監控與量測,改善作業過程,提昇企業績效。
7.建立內部稽核制度,有利於命令貫徹,制度落實,減少錯誤及弊端發生。
8.建立內部溝通制度,減少溝通不良及誤會發生,提昇作業效率及內部客戶滿意度。
9.建立文件化管理制度,有利於經驗及知識的累積管理,建議企業智慧財產。
10.建立P-D-C-A(計畫、執行、考核及改善)管理循環制度,快速回應外不挑戰與回饋,在企業經營的變革中,您的企業是否通過 ISO 9001,企業都面臨新的考驗與挑戰品質管理系統-要求,本國際標準是用任何產業及任何組織之企業,包含服務業,尤其近幾年,服務業也開始講求對消費者的服務品質,因此紛紛導入此國際標準。
ISO 9001: 2008 年除了要符合標準要求之外,也不要因為人為的異動,而造成作業標準的差異。ISO 9001其最終目標是要達到顧客滿意。
uISO 14001-環境品質管理系統
全球各大企業紛紛要求供應廠商限期取得ISO 14001 認證,企業經營者瞭解「環境管理」不只是道德問題,而是攸關企業的生存大計;當國際各大保險公司逐步對取得ISO 14001的優良企業調降保線費率時,我們才認知到「環境管理」真正的效益在於省錢而不是花費;另當SARS 重創亞洲經濟,天災人貨履履威脅企業利基的同時,人們才明白ISO14001其實是可以使企業降低風險,防患未然的管理工具,而 ISO 14001的環境考量鑑別:
1.教導企業如何做好風險的評估
2. ISO 14001的環境目標與方案管理
3.緊急應變讓企業知道如何持續降低風險,這些都是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的準則。
ISO 14001環境主要是管制,在企業組織生產過程中對環境所發生之影響,包含廢氣、廢水、毒化物、廢棄物及噪音進行評估與管制,尤其當發生環境緊急狀況時,能制訂緊急應變計畫並予以管制,防止擴大對環境之危害。
uISO 22000-食品安全管理系統
是架構在 ISO 9001之國際標準之上,主要是加上對食品業的特殊要求。該國際標準要求在執行時,其先決條件是要求企業組織必須先符合地區國有關食品之相關法規規定,包含食品 GMP 該國際標準最主要特色為,已把過去 HACCP 納入本標準中,加上管理系統之要求,形成完整的管理體系。現今國際標準ISO 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系統,是由ISO國際標準組織的食品技術委員會 (ISO TC34)所制定,於2005年9月份正式公佈。由於該國際標準的誕生,使得全球食品供應鏈在食品安全管理系統的推動與認證方面,獲得一致性的步調。ISO 22000:2005國際標準式結合了ISO 9000的精神,採取了 P-D-C-A的模式,融入了HACCP的原理,參考了GMP、GHP等之規定,確實展現在ISO 22000的國際標準內容中。
uOHSAS 18001-勞工與社會責任品質管理系統
SA 8000 是國際SAI組織所制訂之標準,主要是要求企業組織除了從事生產活動之外,亦應注意勞工之權益與對社會上的責任。
OHSAS18001的職業安全考量鑑別企業如何做好風險的評估;OHSAS 18001的職業安全目標與方案管理讓我們領悟系統管理的內涵,而OHSAS 18001 的職業安全與衛生的技術管理與應用正可以讓企業知道如何持續降低風險,這些都是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的準則。
OHSAS 18001主要是保護勞工在工作場所中所遇到的安全衛生問題,本標準要求在執行勞工安全衛生時,需要進行工作場所的風險管理,並針對風險進行評估,進而採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在執行過程中須進行緊急應變措施,以便在發生勞工安全衛生之緊急事件時,能夠有所應變,其餘之管理要項皆與ISO管理系列一致。
uTS 16949-汽車產業品質管理系統
全球汽車產業盛行的 TS 16949 標準讓台灣汽車零組件業備受挑戰,全球化採購趨勢為業者帶來高品質與低成本的壓力,凡行銷與研發、製造與人資乃至財務管理,企業常感
TS 16949 的瓶頸,只有卓越企業的經營管理才能在「品質」、「成本」及「速度」等三要素在TS 16949推行與運用營運出最佳的績效,國際標準組織ISO及國際汽車組織IATF集結多位專業人員與品質專家,所頒訂的 TS 16949是規範現代汽車產業品質管理的經典,內容:
1.品質的八大理念
2.高層應有策略與組織管理、產品與製程
3.國內汽車業者的競爭力提升與勾畫出國際化的藍圖。
TS 16949 是架構在 ISO 9001 之國際標準之上,主要是加上對汽車業的特殊要求。與ISO 9001一樣,其最終目標是達到客戶滿意度,並強調本身品質管理系統之有效性,在執行過程中,需利用標準要求之五大工具進行管理。
uISO 22716-化粧品GMP品質管理系統
本國際標準即為化粧品 GMP之要求。台灣已於2008年09月正式公佈,並非自願性的開方給國內化粧品業進行驗證。其主要架構與食品 GMP 架構趨於一致。包含對工廠設置要求、品質管理系統要求、衛生管理系統要求、生產管理系統要求及管理制度要求。
uISO 13485-醫療器材品質管理系統
ISO 13485是架構在ISO 9001之國際標準之上,主要是加上醫療器材之特殊要求。該國際標準與醫療器材 GMP 相結合,本標準最大特色是必須針對生產製作流程中加入風險管理,亦即在生產製造醫療器材時 , 必須納入生產過程中之風險,並加以管制及擬訂管制措施。
u IECQ QC 080000-無有害限用物質品質管理系統
IECQ QC 080000是架構在ISO 9001之國際標準之上,且適用於電子電機業,其主要目的是在生產電子電機產品時,必須符合 ROHS、WEEE 及 PFOS (PFOA)、或客戶之特殊要求,並確保生產一致性與穩定性,以符合無有害限用物質之要求。
uISO 15189-醫療業品質管理系統
是以ISO/IEC 17025與ISO 9001 為基礎,針對醫學實驗室的品質與能力作出具體規範要求。醫學實驗室的基本服務是在於滿足病人健康照護之所需,因此須能夠符合所有病人及負責病人健康照護之醫療人員的需求。醫學實驗室的服務其內容包括檢驗單的申請、病人的準備、病人的識別、檢體的收集、臨床檢體的運送、儲存、處理與檢驗以及後續結果的確認、解釋與報告,另外還包括醫學實驗室於工作上之安全與道德。必要時,醫學實驗室的業務須包括病人檢驗的個案諮詢,並主動參與疾病之預防與配合病人的診斷與治療。每項業務應提供合適的教育與訓練的機會給臨床工作人員。在滿足所有病人之不同領域的醫學實驗室之檢驗可以包括(但不侷限於此):
1.解剖病理學,包括組織病理學與細胞病理學
2.臨床生化學,包括內分泌學,分子生化學,藥物監測與放射物理學
3.輸血血清學,包括組織相容性測試
4.血液學,包括止血與凝血
5.臨床免疫學
6.臨床微生物學,包括細菌學、寄生蟲學、病毒學與黴菌學
7.毒物學
8.臨床細胞學
9.遺傳學與分子病理學
uFSSC 22000-食品安全系統驗證標準
FSSC 22000 =「ISO 20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系統」+「可公開提供之規範(Publicly Available Specification, PAS)220」,提供給食品製造廠商最新的驗證標準。
■ISO 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系統:為控制食品安全危害及確保遵循法規規範之管理工具。
■PAS 220:2008可公開提供之規範:針對前提方案(prerequisite programs, PRP)之特定需求而開發,用來協助在製程中控制食品安全風險以及對設計用來符合ISO 22000標準之管理系統給予輔助。
uISO27001-資訊業安全品質管理系統
ISO 27001是資訊安全管理系統的國際標準,主要基於1995年開始廣泛應用於資訊安全管理的BS7799標準。
ISO 27001提供了技術及供應商中立的管理系統架構,使組織能確保其本身的資訊安全措施是有效的。這包括自身資訊和其利益相關者資訊的持續可獲得性、保密性和完整性以及法律法規符合性。
ISO 27001的實施針對的是法律法規的要求和潛在安全威脅,例如:
1.破壞/恐怖主義
2.消防
3.誤用
4.竊盜
5.惡意碼攻擊
ISO 27001的結構與其他管理系統的標準相容,如ISO 9001 和 ISO 14001。雖然也有一些條款編號不盡相同,而其共同要素包括文件化、審查和稽核要求,使組織能夠開發形成一個整合的管理系統。
雖然現代通訊媒介意味著大多數資訊安全管理系統都集中於資訊和通信技術,但ISO 27001同樣適用於其他資訊方式,如紙本記錄、圖像,甚至是談話。
ISO 27001適用對象:
ISO 27001適用於那些商業或客戶資訊被誤用、損壞或丟失而造成嚴重商業危害的組織。
NQA已經為不同行業領域的組織進行了ISO 27001驗證,如:貯存及倉儲、安全銷毀、電信、廣告、金融外包和軟體開發。
uISO 28000-供應鏈安全管理系統
是為了保護人身、財產、信息和基礎設施安全而制定的管理系統,適用於任何參與到本地、國內和國際供應鏈業務的公司和組織。供應鏈中從製造、服務、倉儲到運輸等任一階段中各種規模、類型的組織均可適用ISO28000:2007。供應鏈安全是對涉及國際性供應鏈的公司之基本要求,尤其是那些需要符合海關及其業務夥伴的更高安全要求的公司。
ISO28000適用的企業?
ISO28000是一個管理系統,針對物流公司以及希望能夠管理供應鏈運作安全的企業所設計,由ISO國際標準組織於2009年9月發表本規範。
ISO28000供應鏈安全管理系統適用於各種規模與類型的組織,只要是希望建構或是管理供應鏈安全的組織皆適用。在採購,製造,服務,倉儲,運輸以及銷售過程中的任何一環都在這個範圍之中。
ISO28000對企業的益處
(據斯坦福德大學研究報告,2006)
|
降低/減少
|
增加/改善
|
海關檢查
|
★
|
|
自動化報關作業
|
|
★
|
運輸時間
|
★
|
|
供貨準時率
|
|
★
|
失竊率
|
★
|
|
多餘存貨
|
★
|
|
客戶貨物損耗率
|
★
|
|
1.增加企業可靠性-對於監管機構或是商業夥伴,展現企業運作安全供應鏈的實際效果
2.一致性-對於供應商有一致性的管理原則
3.客戶滿意-展現出能夠達成客戶要求的能力
4.風險管理-可幫助各行業中的工業安全進行風險評估,針對供應鏈建構風險管理,降低或避免風險所帶來的危害(由供應鏈中可能的潛在風險或影響)
5.易於整合-ISO28000乃完整的管理系統,透過PDCA(規劃-執行-檢查-行動)方式進行風險管理,容易整合ISO其他標準之要求
6.客戶的優先選擇-在供應鏈中提供較安全的選擇,對客戶展現管理安全供應鏈的能力
7.滿足國內海關AEO(優質企業)的要求及客戶的優先選擇-在供應鏈中提供較安全的選擇,對客戶展現管理安全供應鏈的能力。
uISO50001-能源品質管理系統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的緊迫性,石化燃料的供應量減少和價格的不斷升高,再生能源的使用和需要提高效率,為開發這一新標準的提供了強有力的依據 。ISO於2011年6月9日發佈最新能源管理系統標準,包含能源效率、使用與消耗,並評估優先採用之節能技術,以提昇整體供應鏈之效率。ISO 50001 是目前能源管理系統比較新的標準,它提出了機構或組織在能源管理系統方面的發展、執行方針和目標,並對能源相關的主要法規及資訊給予重視。
ISO50001能源管理標準提供了一種方法,結合能效與實際的工業或商業管理系統,從而實現持續的改善。ISO 50001標準要求適用於能源使用與消耗,包括:量測、紀錄、報告、設備最佳之設計與採購、改善能源績效之系統與流程。本管理系統可整合ISO9001品質管理系統及ISO14001環境管理的相容性,並以P-D-C-A的日常管理融合。ISO 50001能源管理標準是多數工業能效的實現,是透過有效的管理能源而非採用新的技術。能源管理標準提供了一種方法,結合能效與實際的工業或商業管理系統,從而實現持續的改善。
ISO50001 能源管理標準廣泛適用於工業廠房、商業設施或整個組織的能源管理,尤其是:鋼鐵、金屬、化學、建築、造紙、紡織、水泥、煤炭、電力等9大行業及其他產業均適用。
uPAS 2050-商品和服務生命週期溫室氣體排放評估規範
由英國標準協會(BSI British Standards)、碳信託(Carbon Trust)和英國環境、食品與農村事務部(Department for Environment, Food and Rural Affairs, Defra)聯合發佈的新標準PAS2050,將提供企業對其產品和服務的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進行評估之統一標準,從而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PAS 2050商品和服務生命週期溫室氣體排放評估規範(Specification for the assessment of the life cycl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of goods and services)是一項獨立的標準。該標準是用於計算產品和服務在整個生命週期內(從原材料的獲取,到生產、分銷、使用和廢棄後的處理)溫室氣體排放量。旨在協助企業在管理生產過程中所形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同時,由產品設計、生產和供應等過程中尋找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機會。
PAS 2050的制定工作由一個獨立的、包括非政府組織、學術界、企業界和政府部門代表在內的指導小組進行監管,並且有多個小組進行技術問題討論以提供技術支援。
PAS 2050建立在ISO 14040及ISO 14044對產品生命週期溫室氣體排放量評估之具體要求的基礎上,其特色包括:
‧提供現有商品和服務生命週期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內部評估。
‧在與商品和服務有關之生命週期溫室氣體排放基礎上,有利於評估替代產品之配置、採購和生產方法、原材料和供應商的選擇。
‧提供正在進行之溫室氣體排放量方案減量的參考基準值(benchmark)。
‧使用一個共同和標準化的方法進行商品或服務生命週期溫室氣體排放量的評估,將使結果具可比較性。
‧為產出之報告負責。由英國標準協會(BSI British Standards)、碳信託(Carbon Trust)和英國環境、食品與農村事務部(Department for Environment, Food and Rural Affairs, Defra)聯合發佈的新標準PAS2050,將提供企業對其產品和服務的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進行評估之統一標準,從而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uISO 20000-IT服務品質管理系統
著重於通過“IT服務標準化”來管理IT問題,即將IT問題歸類,識別問題的內在聯繫,然後依據服務水準協議進行計劃、推行和監控,並強調與客戶的溝通。該標準同時關注系統的能力,系統變更時所要求的管理水平、財務預算、軟體控制和分配。
ISO 20000標準前身是BS 15000,和政府商業辦公室(OGC)的IT基礎設施庫(ITIL)界定的過程論密切一致。
ISO 20000-1是一個正式的規範,它界定了一個組織向客戶提供品質合格、管理良好的服務的有關要求。它的範圍包括:
1.管理系統要求
2.服務管理的計劃和推行
3.新的或變更的服務計劃和推行
4.服務提供過程
5.關係過程
6.決議過程
7.控制和發布過程
ISO 20000-2是一個行為準則,它描述了ISO 20000-1範圍內的服務管理程序的最佳範例。這個行為準則對於要準備通過ISO 20000-1審核或計劃改進服務的公司來說尤其有用。
ISO聲譽和IT服務管理系統的國際化認可,使得ISO20000能真正提高所有公司的聲譽。在最需要的時機和地方能夠提供IT專家(內部或外發)支持的可信賴服務。這有助於將任何IT狀況處於即時的控制之下並減少他們潛在的損害,提高員工生產力和您的IT系統的可靠性。而且,認證使您的組織員工、股東和客戶表明了您IT服務的可靠性及高質量。
ISO 20000也可以和ISO 27000(資訊安全國際標準)相結合。這兩個管理系統的綜合審核可以節約審核時間和開支。
uHACCP-危害分析品質管制系統(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s)
是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在1997年公佈的食品安全衛生的管理規則。起源是由美國太空總署在1960年代為提供太空人的食物而發明。其七大原則包括:
1危害分析
2.確認重要管制點
3.建立管制界線
4.執行管制點監測
5.建立失控時之矯正措施
6.建立相關之記錄系統
7.系統確認
目前有關HACCP管理系統的訓練只有少數商業熱心者提供。不過,美國品質協會(American Society for Quality,ASQ)有為已受訓的HACCP審計員(Chartered HACCP Auditors,CHA)提供考試,所以有志在這方面發展的個人,可以依照考試的要求而尋找合適的專業訓練。
危害分析和重要管制點(HACCP)是一種以科學為依據,旨在保證食品安全的系統性的加工流程式控制制系統。此一概念是構成美國豬肉產品安全生產預防系統的基本機構。該系統的重點是以預防的方法來生產最安全的食肉產品以供人類使用;無論是自然出現在食品、來自環境中或因未遵守生產程序而可能潛在的生物性、物理性或化學性食品安全危害都是可以預防、消除或降低的,以達成生產安全的美國豬肉產品。
HACCP的實施
必須利用這些原則為工廠生產的每種產品制定個別的HACCP計劃。一項HACCP計劃以可以使用於一個加工類別中的多種產品。在制定HACCP計劃之前,管理人員必須對計劃作出承諾。HACCP是向客戶提供價值的重要工具。我們不僅希望銷售優質產品給我們的客戶,而且希望確保我們的產品的安全性。首先,需要組織一個HACCP工作組。工作組不僅包括管理人員,而且包括實際參與生產產品的人員和品質管理人員。由於HACCP工作組不曾一次對所有產品進行危害分析,需要依照產品其食品安全風險建立制度的產品為其pH值或水活性處於適於病原菌微生物生長的範圍,或經常與食品傳染疾病的發生產生相關。
一旦某種產品被確認後,就需要列出該產品的下列特徵:包括產品配方、加工技術、產品是否需要冷藏、冷凍或室溫存放即可、以及使用方式。然後繪制描述該生產程序的流程圖。從該流程圖中可以識別出每個步驟可能出現的潛在生物、物理和化學危害。這就是危害分析。隨後,在流程圖中潛在危害可能發生的步驟中挑出重要管制點。重要管制點是一些可以加入某種控制方式的點、步驟或程序,以達到預防、消除或降低食品安全危害。控制技術的例子包括溫度、pH值、水活性、加工時間和水含量。
需要為每一個鑒定出的重要管制點訂定出標準。例如,如果某種產品需要經過熱處理,則特定產品維持在中心溫度下的時間可能就是標準。每個重要管制點制定都需被監控以確定是否出現偏離所訂定的標準。如果溫度是某個重要管制點的標準,則需要溫度測量和記錄的設備來監管產品的溫度。如果出現偏離標準則必須採取校正措施以修正或補救出現的問題。如果由於出現偏離標準,但無法挽救該產品,該產品可能需要棄置或銷毀。
HACCP的紀錄由工廠負責保存。一般而言,這些記錄包括:
1.HACCP工作小組名單。
2.產品說明及其用途。
3.標明重要管制點的製造流程圖。
4.與每個重要管制點相關的危害和預防措施。
5.重要管制點的標準。
6.監管系統。
7.臨界限制偏離的糾正措施計劃。
8.記錄保持程序。
9.確認HACCP計劃的程序。
uAS 9100-航太業國際品質管理系統
由航空航太工業領域專門編寫,經由協調一致的努力來提高品質,並確保業航空航太工業供應的完整性。標準在歐洲已經按EN 9100發佈,在美國則以AS 9100發佈,在遠東以SJAC 9100發佈。
標準完全建立在成熟的ISO9001標準基礎之上,對滿足民用/軍用航空航太需要的特殊附加要求進行了補充。因此,ISO9001品質管理系統的獲證組織,不必對體系做重大修改即可實施AS9100。
AS9100也代表了航空航太業為全球航空航太供應鏈提供一個統一標準所作的重大成果。
參考資料包括:
1.上述AS9100標準及TS157
2.航空航太業法律、法規要求
3.政府採購標準
4.代表行業的國內、外利益相關方的資料
AS9100適用於設計並製造航空工業產品(包括零、組件及裝配件)的組織
AS 9120 適用於那些向航空航太業供貨的貨物貯存商及銷售商。標準說明監管、可追溯性、貯存控制及可用性的記錄。
驗證能帶來哪些優勢?
1.全球公認的知名供應商 —驗證是在航空航太供應鏈中得到廣泛公認並採納的行業準則
2.增進顧客滿意 —向客戶提供始終能滿足其要求的產品。
3.降低運營成本—經由過程的持續改進而產生運作效率
4.提升利益相關方的關係 — 包括員工、顧客和供應商
5.法律法規符合性 —瞭解法律法規的要求如何影響組織及其顧客
6.提高風險管理 —增強產品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7.證實商業信用—按照全球認可的行業標準進行獨立的第三方驗證。
8.贏得更多商業競爭力--尤其是在明確要求驗證作為採購供應先決條件的商業場合
uTL 9000-電信產業品質管理系統
是QUEST委員會(Quality Excellence for suppliers of Telecommunications Forum)爲通訊行業(包括硬體,軟體及服務)制訂的品質標準。從字面意義上可以看出,TL是代表通訊(Telecommunication),9000則是代表建構在ISO9000標準基礎之上的認證標準。
TL9000內容涵蓋電信產業硬、軟體、系統、服務業的品質管理要求,目的在促進電信及通訊服務的品質與可靠度,為全球電信產業發展維持一套通用的品質標準,包括可提報、可衡量的績效與成本方面之量化指標。
TL9000驗證標準清楚地將產品的設計、開發、生產、交貨、安裝、維護及處理等列入制定標準的必要條件,並提供許多不同的方法及公式,如NPR、FRP、OFR、RR等,用來衡量產品品質的績效表現,期望能提高效益與降低成本,並強化企業競爭力。
uTOSHMS-安全衛生管理系統
我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制度的發展沿革是從 1975 年公佈的「勞工安全衛生組織管理及自動檢查辦法」開始,至 1994 年公佈「事業單位安全衛生 (VPP) 自護制度實施要點」,其間經過多次的修改,自始至終台灣 VPP 自護制度未獲得國際認證。歸納台灣傳統勞工安全衛生管理制度與國際安全衛生管理系統主要差異在於下以幾點:
1.企業缺乏安衛政策要求 — 企業未將安衛政策融入經營管理,亦不受高層主管重視。
2.安衛政策僅以符合法令要求為目標,格局較小。
3.缺乏系統化的管理 — 僅管理重點危害,次要危害經常被忽視。
4.缺乏 PDCA 管理方法 — 不重視記錄、稽核與績效評估。
5.安衛制度缺乏風險管理、採購管理以及變更管理。
6.缺乏持續改善的要求。
因此,勞委會為推動與國際接軌之職場安全衛生自主管理制度,落實保障勞工安全健康,於 2007 年廢止「 VPP 自護制度」,首創「臺灣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Taiwan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s, TOSHMS),宣告我國新一代的職業安全管理驗證制度正式上路。
為什麼企業要通過臺灣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 (TOSHMS) 驗證?
降低職業災害率為新政府重要之施政目標,而其關鍵在於事業單位之安全衛生自主管理能力。勞委會為積極協助事業單位導入國際職業安全衛生自主管理制度,減少傷病發生,並促進產業競爭力,特別參照先進國家安衛管理相關規範,並考量國內實際運作需求,訂頒「臺灣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指引及驗證規範等相關機制,也期許 TOSHMS 驗證機構能扮演公正客觀之第三者,協助勞委會及勞工朋友作好職場安全衛生把關工作,同時也勉勵通過驗證之事業單位能持續提昇安衛管理績效,有效降低職業災害風險。
勞工安全衛生組織管理及自動檢查辦法,第 12 條之 2 規定:第一類事業勞工人數屬於 300 人以上之大型高風險事業之企業,勞委會強制推動 TOSHMS 。而各行業亦可遵循 TOSHMS 之原則性規範,其細部之要求未納入規範中。 TOSHMS 採 PDCA 系統化管理循環,可提昇安全衛生績效,有效預防職業災害,而 TOSHMS 也將與 ISO 系統相容。
通過臺灣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 (TOSHMS) 驗證對企業有什麼優勢?
目前國際間廣為運用於企業內之系統化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制度,以國際驗證機構 OHSAS18001 (2007年)及國際勞工組織 ILO-OSH (2001年)指引為主,勞委會在 2007 年整併該二套制度的要項與優點,分別在 2007 年 8 月 13 日 及 12 月 27 日 發布國家級之 TOSHMS 指引及其驗證規範。為進一步落實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之推動, 2008 年 4 月 30 日 繼續發布 TOSHMS 驗證指導要點,結合民間驗證體系建立相互認可機制,達到「一驗二證」之效果(即通過 TOSHMS 驗證,可一併取得 OHSAS18001 驗證),滿足國內企業「獲取國際驗證」與「符合國內規範」的雙重需求,並創造勞動平安及永續經營之雙贏目的,預料國內企業參與 TOSHMS 將蔚為風潮。
對於通過 TOSHMS 驗證者,勞委會除已作為事業單位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績效認可要件之一外,亦將規劃作為國家工安獎與優良單位之選拔要件、政府採購案之廠商安衛能力證明、以及 WCO AEO (世界關稅組織國際安全供應鏈優質企業)快速通關安全驗證要件等一系列激勵措施,同時也將積極研訂確保與提昇驗證品質之配套措施,使 TOSHMS 制度之推行,能加速我國朝國際職業安全衛生標竿國家水準邁進。
因此,通過 TOSHMS 驗證,可為企業帶來以下競爭優勢:
1.推動「1驗2證」,提升企業競爭力。
• Taiwan OSHMS 驗證。
• OHSAS 18001 驗證。
2.作為世界關稅組織國際安全供應鏈優質企業 (WCO AEO) 快速通關安全驗證要件。
3.TOSHMS 驗證規範與 ISO 系統相容。
4.作為國家工安獎及優良單位選拔要件。
5.未來可作為政府採購案之廠商安衛能力證明。
6.作為大型企業承攬商之安衛能力證明。
7.作為產業保險減低風險費率之佐證。
8.未來實施TOSHMS之企業,政府將視其為安全伙伴,以高層主管座談會取代一般勞動檢查。
9.未來在主管機關及檢查機構伙伴合作基礎下,將放寬支援教育訓練講師之限制。
u食品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台灣食品業品質管理系統
是「良好作業規範」,或「優良製造標準」,是一種特別注重製造過程中產品品質與衛生安全的自主性管理制度。因為用在食品的管理,所以我們稱作食品GMP。食品GMP誕生於美國,因為相當受消費大眾及食品業者的歡迎。於是日本、英國、新加坡和很多工業先進國家也都引用食品GMP。我國在民國78年亦引進食品GMP自主管理制度,並且加以推廣。目前除美國已立法強制實施食品GMP外,其他如日本、加拿大、新加坡、德國、澳洲、中國等國家均尚採取勸導方式 輔導業者自動自發實施。食品GMP的基本精神有下列三項:
1.降低食品製造過程中人為的錯誤。
2.防止食品在製造過程遭受污染或品質劣變。
3.建立健全的自主性品質保證體系。
推行食品GMP的主要目的有下列四項:
1.提高加工食品之品質與衛生安全。
2.保障消費者與製造業者之權益。
3.強化食品製造業者之自主管理體制。
4.促進食品工業之健全發展。